北京8月31日电(记者 赵颖)国家电影专资办今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:2025年暑期档(6月1日至8月31日)全国电影总票房报收119.66亿元,比2024年同期的114.9亿元增长4.1%,观影人次达2.74亿,均创下暑期档历史新高。其中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超过七成,达到85.3亿元,成为拉动大盘增长的核心力量。
票房结构呈现“国产主导”
与往年进口片在暑期档占据半壁江山的格局不同,今年暑期档共有7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,其中5部为国产片。《深海迷航》以18.7亿元暂列年度单片票房冠军;现实题材影片《城市折叠》凭借高口碑实现长线放映,累计票房15.2亿元;动画电影《哪吒:风火再起》以13.8亿元刷新国产动画暑期档纪录。进口片中,仅有《银河护卫队4》与《速度与激情11》两部好莱坞影片跻身前十,票房分别为12.1亿元和10.4亿元。
展开剩余65%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会长尹鸿分析,国产片在类型多样性、制作工业化和社会话题性上的同步提升,是市场份额扩大的根本原因。“过去观众对国产科幻、悬疑等类型缺乏信心,但今年《深海迷航》的物理特效精度、《城市折叠》的非线性叙事完成度,都达到了国际一线水准,自然带动购票意愿。”
三四线城市贡献过半票房
专资办数据显示,暑期档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首次突破50%,达到51.3%,较2024年提升4.7个百分点。其中,河北廊坊、浙江嘉兴、广东惠州等20个县级市单日票房突破百万元。国家电影局市场处处长黎涛指出,这与近两年新建影院向县级市场下沉直接相关——2024年至2025年,全国新增影院512家,其中82%位于县城或县级市。“影院密度增加后,本地观众的观影习惯被迅速激活,暑期学生群体与家庭观众的增量尤为明显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三四线城市观众的题材偏好与一二线城市出现分化。灯塔专业版统计显示,以亲子、喜剧、励志为主题的国产影片在县级市场平均上座率比一线城市高出12%。《哪吒:风火再起》在三四线城市排片占比达45%,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的38%。
票价稳定,衍生品收入翻倍
尽管票房总量上涨,暑期档平均票价维持在43.7元,与2024年基本持平。黎涛解释,主管部门今年继续执行“限涨令”,要求影院不得随意提高服务费,同时加大对低价补贴活动的监管。在票价稳定的前提下,电影衍生品收入成为新增长点——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首次尝试“票房+衍生品”分账模式,《深海迷航》授权模型、主题盲盒等周边产品销售额达2.1亿元,相当于其票房的11.2%。
技术升级方面,全国IMAX、CINITY等高端制式影厅票房占比达28%,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透露,国产影片在特殊制式影厅的票房贡献率首次超过进口片,“技术红利”不再是好莱坞专利。
行业呼吁完善档期协调机制
在票房增长的同时,过度集中上映导致的“内卷”现象引发业内关注。7月第三周曾出现5部国产新片同日开画,结果三部排片不足10%,上映三日即撤档。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建议,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档期预警平台,提前半年公示重点影片计划,“避免同质化题材撞车,减少资源浪费”。
国家电影局表示,将于9月启动2026年档期协调调研,重点解决“热门档期拥堵、冷门档期空置”问题。此外,针对县级市场存在的偷漏票房、虚假排片等违规行为,监管部门已部署为期三个月的专项稽查,确保增量市场健康发展。
截至记者发稿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2025年全国累计票房已达385亿元,业内普遍预测全年有望冲击650亿元大关。在国产片持续发力和市场深度下沉的双重驱动下,中国电影市场正在从“数量增长”向“质量分层”过渡。
发布于:河北省光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